235390598
0731-84477689

童心协力千叶树
向心生活出发

孩子同情心形成的3个阶段
2017-11-16 17:00



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,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。如果成人们能够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同情心的发展状况、特点来加以引导和教育,不断地强化这种情感,就会渐渐养成同情他人、理解他人的习惯。

因此,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,首先要了解孩子当前的状况是怎样的。可以说,同情心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最早获得的一种情感反应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它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,因此也分为三种类型。



1.感染型同情心


第一阶段产生于婴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。当一个婴儿听到其他孩子哭时,他就会感到不安,继而产生同情,出现移情反应,并因此跟着哭闹。到9个月时,如果看到别的孩子跌倒了,他也会因为同情而在妈妈的怀抱里寻找安慰,好像受伤的是自己。这一阶段的婴儿由于自我意识还没有萌芽,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,因此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。所以,心理学家马丁·霍夫曼把这种现象称为“全球同情心”,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感染型同情心。


2.简单抚慰型同情心


第二阶段产生于婴儿一岁到两岁左右。这时,婴儿已经能够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,并且具备了试图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。比如,15个月的婴儿看到别的婴儿哭,他可能也会瘪着小嘴想哭,然后他会拿出自己手里的玩具去安慰哭泣的孩子,或者给哭泣的孩子擦擦眼泪,以此来表示他的同情心。


但是,由于认知能力不成熟,不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的同情心才好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同情心混乱状态。比如,如果哭闹的孩子被抱走了,那么想要去安慰别人的孩子就失去了安慰的对象,他可能转而抱着他的玩具小熊,以哄玩具小熊的方式来继续表露他的同情心。


和感染型的同情反应不同,他们越来越少采用与别人一块伤心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同情心,而是逐渐开始去安慰别人。当他同情别人“落难”时,他会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,或者用身体去碰触“落难者”,表示支持和理解,或者找比他自己更有力的救兵来帮忙。有时,他们自己也会说一些安慰的话。


所以,这个阶段也被称为简单抚慰型的“同情心”。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看到他人明显表现出来的痛苦,而对于一般的忧虑、不开心、烦恼是看不出来的。另外,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无法区分情感上的痛苦,看到他人极度悲伤,他们会问“哪里痛?”。


3.理解型同情心


第三阶段产生在3岁以后,随着语言的发展,幼儿会更多的运用语言来表示自己的同情心。这时他们对情绪上的痛苦也更加理解了,会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别人伤心的原因,并根据不同的原因说不同的安慰性的话。到了小学阶段,儿童对情绪、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刻,也能够发现评估他人情绪变化的更多线索。到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时期,他们不仅能够理解当时的情绪,也开始理解生活状况等长期的环境所带来的情感。如开始理解贫穷、离异、疾病、工作不如意等带来的痛苦和烦恼。所以,这一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理解型同情心。


父母们了解了同情心的发展规律,在给孩子提出同情心的要求时,就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,不能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太高,也不要低于他的年龄发展程度,这样在习惯养成时采取措施才能更有效。例如,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,让他们学会安慰哭泣的小朋友,小伙伴摔倒以后主动扶起来;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,要求就要提高一些了,要让孩子学会了解父母或者伙伴的情绪,了解生病的人的痛苦,了解生活贫穷家庭的无奈等,并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。而到了中学阶段,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,要让孩子理解贫穷,理解离异的痛苦和无奈,理解疾病,理解失败和挫折等等。父母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,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,确定更具体的培养目标。